开云网站欢迎您!恒温恒湿产品及设备生产厂家
全国咨询热线: 13689511755

佛山营商环境AB面⑤|获得感为什么强为什么弱?

佛山营商环境AB面⑤|获得感为什么强为什么弱?

作者:开云网站1970-01-01 08:00:00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获得感”是永远的着力点。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发展成果的一种切身感受,“获得感”强调的是实实在在的“得到”。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佛山以“杀出一条血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创造了发展奇迹,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2020年,佛山GDP超过1万亿元,相比1978年增长了200多倍。

  佛山做对了什么?最根本的还是尊重市场和企业,让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让外来人口在这里安居乐业。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将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作为检验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准,是佛山民营经济发展的宝贵经验。

  进入新时代,公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浅层次上,而是涉及生态环保、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多重维度的综合评价,对城市营商环境的优化也提出了新挑战。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力军,也是佛山民营经济的基石。服务好中小企业,就是服务好高水平发展的未来。但调研发现,由于政策透明度不高、缺乏配套细则、门槛过高等问题,导致不少扶持政策没办法真正落地,存在“空转”现象。

  比如,许多中小企业期望在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时能及时得到政策的“雪中送炭”,但现实中扶持政策往往表现出“滞后”“事后”的特点,政策乐于扶持经历市场洗礼后脱颖而出的产业、企业、品牌,而面对企业普遍面临与随时出现的各种“老大难”问题却进展缓慢,导致企业“有获得但无感”。

  将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作为检验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准,是佛山民营经济发展的宝贵经验。

  又比如,通过五区一体化的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既可以最大幅度压缩行政审批的自由裁量权,又能让市场主体和市民群众感受到最大便利。但目前五区距离从“各自为战”到“全市一盘棋”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过,首先要决定做正确的事,其次是如何正确地做事。这一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改革。要破解企业和公众的“痛点”“堵点”,增强获得感,很重要一条,就是要从政策制定源头抓起,从一开始就做正确的事情。

  在这过程中,“最先一公里”是确立比赛策略的关键时期,要开好局、起好步、稳阵脚,就要做到优秀政策设计。而“最后一公里”是检验成效的关键阶段。政策只有切切实实让企业和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才能真正体现“含金量”。

  改革,改的是体制机制,破的是利益藩篱,触动的是灵魂深处。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佛山必须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必须投入更多的决心、耐心与智慧去攻坚克难不断显现的深层次问题,才能让市民和市场都有更多的“获得感”。

  7月16日晚,南海千灯湖湖畔广场,光影流动,水幕溢彩。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按下“暂停键”的周末音悦汇恢复如常,深情款款的民谣表演,向市民游客展示了浪漫的仲夏夜。

  对这座拥有接近千万人口、两大万亿产业集群的工业大市来说,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城市营商环境的一次压力测试和重大考验。从去年初的突如其来,到今年的“不期而遇”,佛山与新冠病毒的两次遭遇战,始终不变的是这座城市“沉稳如山”。

  一个地区的营商环境好不好,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企业和市民最有发言权。对标最好最优,持续提升企业和市民的获得感,是佛山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一张张高校录取通知书正送达佛山考生手中。今年是广东实施新高考的第一年,佛山遭遇了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对双重挑战,佛山保障工作交出出色答卷,4万多名学子如期参加高考。

  稳定与安全是一座城市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尤其对城镇化率接近95%,非流动人口接近千万的佛山来说,更是如此。

  一场疫情防控的“硬仗”,彰显城市的“软实力”。去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佛山干部和群众用3个多月时间实现本地确定诊出的病例清零,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

  迅速推动复工复产,则更加考验佛山“功夫”。在多地犹豫不决、观望不定之际,工业大区顺德率先主动出击,组织2000名党员干部进驻企业,担任疫情防控指导员,为公司可以提供贴身服务。

  今年5月底,面对来势汹汹的德尔塔病毒,从五区先后开展全员核酸检验测试“万全之测”,到数百万群众踊跃接种疫苗为共筑免疫屏障献出“一臂之力”,佛山又一次打赢了防疫主动战。

  5月29日,桂城平洲华福御水岸小区发现新冠肺炎确定诊出的病例后实施封闭管理,16名干部组成机关党委疫情防控突击队迅速成为居民的“送货员”。在接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每天在居民楼上下奔走,送快递、送安慰。

  这种安全感不仅体现在突发事件之中,还体现在佛山民众的日常生活里。今年3月,佛山被正式命名为“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得分在第二批评价验收城市中位列全省第一。成绩的背后,是佛山在全省率先建立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体系,实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票否决”,筑牢食品全链条监管防线。

  近年来,佛山把安全发展贯穿改革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积极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努力建设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2020年,佛山公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飓风2020”专项行动总体成效、盗窃案件破案率等多项工作排名全省第一。

  在佛山近千万非流动人口中,外来人口占比已超过一半。对许多外来人口而言,他们对佛山最大的共同感受是:这座城市非常包容,外来者与本地人同样受重视。

  “你好,请打开门并设置120摄氏度烘烤15分钟。”走进位于顺德的广东跃昉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实验室,一句简单的指令,就可以让装载了BF-细滘芯片的微波炉实现“人机对话”。

  从发布到启动,从研发到量产,跃昉科技这个百亿级项目跑出了“佛山速度”。“工商登记的当天,仅用了2个小时就拿到了营业执照。”跃昉科技有关负责人说,顺德政务服务的速度和温度体现在方方面面。

  中国工程院院士瞿金平认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佛山经验的可贵性体现在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

  企业有所呼,政府有所应。把优质政务服务放到离市场最近的地方,这种“呼应感”不分内外。作为常住外市流入人口达501.88万人的制造业大市,不管是对待新市民还是外来企业,佛山都有一种“来了就是佛山人”的开放心态和包容度。

  不管是对待新市民还是外来企业,佛山都有一种“来了就是佛山人”的开放心态和包容度。

  7月16日,安德里茨(佛山)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在南海区九江镇举行奠基仪式,将打造对标国际一流的先进工厂。

  安德里茨(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托马斯表示,作为一家总部在奥地利的跨国企业,之所以扎根佛山超过20年,关键是佛山为企业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特别是佛山政府认真倾听企业需求,全力提供必要的帮助。

  去年的两个“24小时”让托马斯印象非常深刻。一个是年初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复工复产时间推迟。安德里茨仅用了不到24小时,就拿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书”,可以向全球客户解释延迟交货的原因、商谈更改交货日期。一个是复工复产后,安德里茨一批存放在南海区的半成品和原材料,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运送出去。但禅城区有关部门通过协调,只用了一天时间就解决了物流难题。

  广东德尔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铁强是一位“85”后,他17岁从外地来到顺德,18岁白手起家创办飞鱼集团,一路发展壮大培育出自主品牌德尔玛。

  “作为一个创业者,觉得顺德的营商环境非常好,10多年来与政府部门打交道都感到十分亲切。”蔡铁强说,政府部门在得知德尔玛增资扩产的用地需求后主动提供帮助,让企业未来的发展信心倍增。

  对企业和市民来说,更大的获得感是在这座城市生活的幸福感。要增强普通市民的“获得感”,最直接最根本的是提高他们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

  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佛山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占主导地位,从始至终保持着经济活力,成为藏富于民的典范。“十三五”期间,佛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85万元增加到5.62万元,年均增长7.9%。

  顺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20年首次突破6万元大关,位居佛山之首。这得益于村级工业园改造带来的村民收入提高。“村改后我们每年分红是原来的3倍多,不仅收入高了,村居环境也变好了。”顺德龙江镇新华西村何仕波说。

  收入提升只是一个基础,更重要的是实现自我价值。2016年,香港年轻人叶伟俊、李国铭在岭南天地开办了他们的第一家主题餐厅,如今已逐步扩展到珠三角开了11家店。“禅城的创业氛围很好,这里的年轻人很有国际视野,政务服务也很贴心。”叶伟俊说。

  佛山瑞安天地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文德纯表示,香港年轻人创业最担心因为不熟悉内地的法律和法规导致工商登记注册难,而禅城的“一门式”政务服务很有优势,只需要手机微信上就能申请办理,流程简易优化,打消了他们的顾虑。

  从河南远嫁高明的“外来媳妇”冯晓路,在今年成为更合镇白石村党委书记,也是高明区近年来首位女性村书记。她曾经成立首个镇街级的外来工艺术团,服务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如今讲着一口流利的粤语,为当地村民办实事。

  去年年底,2020年佛山市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指数发布,佛山市的全域指数为90.12。这也是该第三方评价连续发布七年来首度破90,指数的稳步提升彰显出佛山市民对于佛山市建设人民政府行动的综合成就的高度认可。

  市民认可的背后,与佛山逐年递增的民生投入密不可分。“十三五”期间,佛山财政民生支出5年累计达3055.4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4%。教育全学段全链条协调发展,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水准不断提高……真金白银投入,换来了市民幸福感“水涨船高”。

  2020年,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与瞭望智库共同举办的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上,佛山市第二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级市)榜单。

  近日,高明区工商联邀请学者实地走访当地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为提升营商环境“把脉”其中,政策传达不够精准、对优惠政策申报指导不足,成为不少企业反映的共性问题。

  城市的另一端,顺德居民林晓如手机上装了多个政务APP,有市级的,也有区级的,还有镇街一级的,各有各的办理系统。有统计显示,佛山各区各部门开发的移动终端载体最多时达600多款。

  尽管佛山区划调整已逝去十多年,但五区之间未能实现全市“一盘棋”,导致服务标准不统一、信息不对称等现象不时发生。市民和企业在办事过程中遭遇的“堵点”“痛点”,屡屡降低了他们的获得感。

  如何破解信息不对称、打通“最后一公里”,提供无差别的标准服务,是佛山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公众和企业获得感的“必答题”。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也是生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信息平等和规则平等、机会平等同样重要。

  今年2月,顺德区人大对150家中小企业开展扶持政策落实情况专题调研,结果显示政策宣传渠道和精准度,以及政策辅导度相对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

  调研报告说明,各个部门政策信息渠道较为分散,缺乏系统性、一站式的信息发布渠道,多数企业往往不能及时收悉信息,对相关的政策缺乏深入的了解。其中30%的企业是在填写调查问卷时,或在座谈会上才首次接触目录中的部分政策。

  政策实实在在,为何企业和市民在获得感上有落差?问题出在 “最后一公里”上,到达率和知晓度均有缺失。

  不少高明企业向工商联反映,一些涉企的优惠政策或扶持政策没有及时传达到企业,对优惠政策申报指导不足。政策发布以网站、微信群、官微等单向宣传为主,主动上门“精准”告知企业较少,而企业负责人往往工作繁忙,没时间查看或提取信息价值。

  事实上,对政策的知晓率和利用率往往与企业决策者的社会身份息息相关。佛山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直言,公司是桂城高新人才协会会长单位,对政府各项政策了解比较多,因此在项目落户、人才补贴、疫情期间社保减免等方面能及时申报并享受优惠。

  广东先达数控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乐球则提供了另一个维度。他说,由于不熟悉流程,申请补贴要浪费很多时间精力,有时不得不求助于中介,为数不多的补贴又得被中介拿走一部分。

  当优惠政策政出多门,信息的“碎片化”更容易成为政策落地的“绊脚石”。“比如人才政策中的人才房、人才子先入学等规定属于不同部门分管,我关注了很多个微信公众号,花了很多时间还是搞不清楚。”顺德区新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部分政策条件苛刻,程序繁琐,操作困难,容易让企业“有获得却无感”。欧时商务服务(佛山)有限公司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与上海、深圳相比,佛山的政策类别差不多,但缺乏操作细则。比如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人才政策申请流程不顺畅,以企业自主认定人才的政策为例,由于没具体细则,人才被要求在APP上反复提交资料,资料被退回来时缺少附带的解释,导致很多人在等待中就放弃申请了。

  企业对佛山营商环境获得感降低的另一个现象是,扶持政策门槛高低不一,对大企业“锦上添花”的多,对最需要扶持的广大中小企业“雪中送炭”的少。

  佛山拥有上百万市场主体,中小微企业在制造业比重逐步提升,贡献了全市61%的规上工业增加值、68%的就业岗位、98%的规上企业数量。

  但相比大企业,中小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产业层次较低,成本敏感度高,而许多中小企业感觉政策落实仍然不充分不平衡,政府服务这碗水并没有端平。

  顺德人大的调研报告数据显示,目前顺德的财政扶持对象大多分布在于对区内资金相对不敏感的平台企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和骨干企业,而亟需发展资源的中小微企业获得的扶持有限,尤其是隐形冠军企业容易处于政策空白区,造成了有限财政资源的错配。

  调研中,超过85%的小微企业、50%以上的中型企业反馈顺德区内财政资金扶持门槛高、申请难。

  “政策的阳光雨露总是落不到我们这个中间环节来。”广东瑞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军表示,企业是做智能控制器的,位于家电产业链中游,享受到的扶持跟做家电终端产品的大企业有较大差别。

  扶持政策多围绕独立项目或企业展开,较少从产业链全局高度针对供应链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帮扶。缺乏对供应链的政策扶持支撑,这是当前佛山五区都会存在的问题。

  南海区铝型材协会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南海铝材行业链条长,聚集了2000家企业,但政府补助主要是针对铝型材厂,忽略了设备、涂料等供应商,这些上下游供应商也需要科研投入,亟待政策的支持。

  另个一矛盾是,产业政策倾向于“锦上添花”,而企业更期盼能“雪中送炭”。顺德区电子信息商会秘书长吴雪莹表示,不管是土地的供应还是人才政策的设计,都相对倾斜大企业大项目,“很多中小企业在发展壮大时需要15亩到30亩左右的小型地块,他们也无法承担50亩以上的购地成本。”

  政策实施“大小不一”,在人才政策上表现得更直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顺德70%的高层次人才集中在管理、科技等领域和美的、新宝、格兰仕等大企业,作为中小企业支柱和基石的中层、基层人才及工匠型人才享受到的政策待遇有限。

  佛山作为组团城市,营商环境涉及的部门多,政策频频更新,信息分散、数据碎片化,而各区各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大量行之有效的政策、经验、做法如果能实现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对降低营商成本、提升效率至关重要。不过在放与管之间,全市“一盘棋”的统筹力度有待加强。

  在顺德区,无论项目大小,只要有需求的工程建设项目,区工程建设项目代办中心,均可提供无偿审批代办服务。但在其他区,只有重点项目才能提供“贴身式”代办服务。

  在禅城区,通过“拿地即开工”联合审批一门式改革,实现了企业从拿地到“四证齐全”,符合动工条件,仅用了60分钟的最快速度。而其他区还达不到这个速度。

  县域经济的“龙腾虎跃”是佛山经济发展在全国脱颖而出的重要法宝。近年来,五区各自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省、市改革项目,佛山也鼓励加快形成“五虎上阵、虎虎生威”的生动改革局面。

  但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各自为战、标准不一的情况。比如,近年来佛山市积极推动“跨省通办、省内通办”,目前已与多个地市实现“跨省通办”,并率先与香港、澳门实现“跨境通办”,但在市内却有很多事项无法跨区通办,市级和区级之间、部门和部门之间“信息孤岛”现象明显。

  根据2021年佛山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将建成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禅城区行政服务中心供图

  比如,佛山在2019年完成机构改革,公交系统规划、运营、管理集中市级层面进行统筹,但直到现在佛山还保留着“5+1”公交票价体系,是全国公交票价体系最复杂的城市之一,给乘客带来不便体验,也不利于全市统筹及城市一体化。

  “我们与广州都能跨城通办,佛山五区能否实现跨区通办呢?”全国人大代表黎霞建议佛山加大力度在市内实现佛山各区政务的跨区通办,“让投入资产的人和居民感到更加便利和高效”。

  同样是在2019年,佛山就提出快速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目标是2020年年底前,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及国家秘密等外,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市政务服务平台办理,全面实现“一网通办”。

  目前这项工作还在推进中。根据2021年佛山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将建成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100%“跨层联办”、90%“一网通办”、60%“异地可办”、30%“掌上即办”。

  营商环境提升,是一场比决心、比耐力、比意志、比智慧的长跑。一旦出发,必须到达。决胜“最后一公里”,期待更多的佛山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