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网站欢迎您!恒温恒湿产品及设备生产厂家
全国咨询热线: 13689511755

众家谈|文化场馆怎么样做藏品库建设及数字化转型

众家谈|文化场馆怎么样做藏品库建设及数字化转型

作者:开云网站1970-01-01 08:00:00

  10月13日至15日在宁波召开的“2023世界数字化的经济大会暨第十三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期间,一场由浙江省博物馆学会、大运河(浙江段)美术馆联盟指导,宁波博物院主办的“文化场馆藏品库建设及数字化转型”的数实融合专题座谈会,在承办单位宁波邦达(集团)公司园区召开。

  30多名来自浙江省内和上海、陕西、内蒙古等地区颇有一定的影响力的有关行业领导、场馆领导和专家学者围绕“文化场馆藏品库建设及数字化转型”这个主题展开了积极的交流和研讨,共同分享现代化数字化的经济大背景下,文化场馆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发展的观点和思路。

  在文化场馆数字化建设蒸蒸日上、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做好藏品的收藏和保护依旧是当代文化场馆工作的生命线和及格线,也是开展一切业务工作的基石。

  正如浙江省博物馆学会理事长、浙江省自然博物院党委书记及院长严洪明所说的那样,博物馆藏品库建设向数字化转型,是国际博物馆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一家博物馆专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首先,可以极大提高藏品账册与实物统计、分类搜索、提用归还、合理保管的效率。其次,可以打破人、物、库存在的时空差距,把藏品库的温度湿度和设备正常运行等十余个监测数据,远程实时传送到库保员的手机上,有效提升藏品保护与管控的效能。最后,各馆根据藏品库的条件,制作特别的藏品柜架,可做出“仓储式”展示,提高藏品和空间的利用率,又践行了“看得见的收藏与研究”的理念,满足专业技术人员和一部分观众的参观需求,也让社会公众了解博物馆幕后的工作,进一步理解博物馆搞收藏、保护、研究的重要性和时代意义。

  杭州国家版本馆典藏部负责人张晓俐表示,国家版本馆的主要任务就是收藏,所以馆内建有24小时恒温恒湿馆藏环境监控和储藏设施,稳定洁净的熏蒸、消杀、风淋、脱酸等文物保护技术装备,以及摄影采集室、消杀工作室、脱酸工作室、化学分析实验室、物理检测实验室与修复室等功能完整的技术用房,以满足针对古籍善本、书画文献、文书档案与青铜器等各类版本的维护、保养和修复需求。这些都是版本馆藏品保存保护的核心建设内容。在藏品数字化转型方面,建设有一千多平米的数字版本保存的数据中心,利用硬盘阵列、光盘和磁带等全面的备份技术,采用高精度数字化采集技术,实现藏品数据加工、存储、展示和共享。同时还研发了国内首次融合图书、文物、档案管理标准的藏品管理系统,对藏品实现征集、鉴定、采集、编目、入库、盘库、展览、借出等全业务流程的智能化管理。

  嘉兴美术馆馆长凌加春则表示,“做好藏品库建设和数字化管理,将使我们在展览业务、学术研究等方面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近年来随着嘉兴美术馆新馆的落成运营,我们努力加快实现对藏品资源的数字化、公共服务的共享化、业务管理的系统化。我们馆制定藏品库数字化管理方案,还运用“云展览”“沉浸式”和“交互体验”、VR、AR和3D技术举办过两场数字艺术展览。同时,实践中我们感受到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专业人才、专项经费不足的矛盾,因此,要把握数字技术升级迭代速度快的特点,找到符合适用的方法,要求我们广泛深入的调研。”这些都足以看出藏品库建设在顺应时代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数字化是对文化场馆建设和发展的赋能,最大的作用是助力藏品在储藏、展示、研究等各方面的工作开展能更加高效。

  浙江美术馆联盟秘书长、浙江省美术馆总支书记及副馆长杜群在座谈会上表示,在“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作为美术馆要建设好藏品数据库,充分的发挥和利用数据资源,通过数字技术,实现藏品数字资源共享,这是美术馆藏品建设从传统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一要建立包括藏品在内的数据资源库,通过数据集成,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打造一站式工作平台,建设一个集业务系统、数据资源和网络资源于一体的综合性数字管理平台。二要从观众维度考量,以数字为准绳,以服务为核心,通过对藏品库数字梳理、编辑,对观众展开一个集新技术、全艺术、有地图功能的可视、可查、可拍、可玩、可记录的应用型智慧APP。三要探索展示未来空间理念,通过藏品由艺术家重新创作打造全维度沉浸式体验,以及观众和AIAI共同创作艺术作品等,以创造性的策展理念,携手大众体验未来狂想,感受数字转型的到来。

  宁波博物院书记、院长张亮以省级课题“古建筑天花彩绘数字复原”为例,介绍了AI在彩绘数字复原领域的进展,尝试让人工智能算法理解天花彩绘的结构与风格,利用多种数字修复工具完成了29幅平基天花图像,并开发基于WEB的展示应用系统,为传统建筑中小样本彩绘的数字修复探索出一条实际可操作的技术路径。

  绍兴美术馆廖晓飞副馆长强调,文化场馆藏品库房要加快从数字化向智慧化、智能化转型的研究和探索。

  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馆长潘沧桑则表示,博物馆藏品库数字化建设必须以藏品信息管理为核心,实现藏品保护、信息读取及展示等全流程标准化、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当前,以多种异构模态数据协同推理感知图像、文本、语音等信息的“多模态感知”,可以建立藏品数据之间更加全面、深入和泛在的互联互通,使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形成博物馆藏品库存系统化的协同工作方式,是实现博物馆藏品智慧保护、智慧管理,以此来实现智慧服务的发展的新趋势。首先,从最基本的类型、材质、年代、尺寸描述、作者、流转等入手,实现内容数据结构化,只有按照一定的数据标准组织的内容,才可以有效的进行深入应用和产生长远价值。其次,要根据藏品的不同特质,为不一样的应用打好基础。如平面类型的书画、碑拓、浮雕、不同载体的平面绘画等,应该保证平面信息的充分采集,色彩、细节的充分保存。立体类型的瓷器、青铜器皿等,需要多角度、多维度地采集信息,保证清晰的三维尺度及注意细节等。

  中国港口博物馆副馆长毕显忠指出,“港口博物馆在过去依托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工程也做过一些工作,主要是通过微环境监测系统安装,典藏柜的安置,基本实现了藏品库保存状况向智能化初步改变。总体上感觉藏品库建设和数据化转型还是在摸索阶段,需要更高层面在标准化建设方面给出指导。”

  温州美术馆书画创作与典藏部主任林翼如提出,一方面,温州美术馆计划将多领域探索并延展“数字化美术馆”的概念,进一步实现馆藏精品活化;另一方面,针对现阶段库房情况,将分批分步推进实施库房的升级改造,提高空间利用率,扩容藏品储备,丰富藏品序列的构建,并努力加快馆藏数字化的提升提档以满足新时期新形势美术馆馆藏要求。

  东阳市图书馆馆长韦恋华也表示,图书馆应用智能立体仓库成为大势所趋,也是图书馆信息服务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迈向智能化运营的重要手段。东阳图书馆1995年建造之初的设计藏书容量为30万册,截至2022年底,馆藏纸质文献已达70余万册,还在逐年增加,远超其设计容量,导致大量图书无法上架。如何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提高闲置图书的利用率,也已成为图书馆所面临的困局。近几年,几座大型公共图书馆开始“智能立体仓库系统”项目,通过该项目可实现图书的高密度存储和高效率分拣,将长期无法正常借阅的馆藏资源实现盘活,实现图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针对目前藏品库建设的现状,宁波邦达(集团)公司朱建华董事长在分享中表示,文化场馆的主要职能是收藏、展示和研究,其中,收藏是基础,保护是根本。现如今很多文化场馆建设仍存在严重的“重展示轻收藏”“规划设计施工排序错乱”“储藏设备设计制作使用管理方式落后”“招投标政策不科学不合理不匹配”“缺乏行业自律惩戒机制”等问题。

  浙江文学馆章伟梁副馆长说:“现在除了文博类场馆,还有林林总总的各类场馆,如美术馆、方志馆、非遗馆、版本馆、图书馆、纪念馆、名家馆、文学馆等,这些馆因为各方面原因还未正式纳入文博序列,但其实也有藏品库建设的需求。”他表示,藏品库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哪怕部分场馆有也仅为行业标准,与整个土建、安装的强规没有很好地统一和融合,这需要一个过程。建议小切口,慢慢展开,得到真正的理解、支持,从根源上改善矛盾。与其说数字化转型,不如说数字化赋能更为准确,让数字化注入基本功能,使之更具有时代性、实用性、创新性拓展性。

  东阳市美术馆馆长金妙雄在座谈会上表达,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随着持续不断的发展,藏品将会慢慢的多,新建场馆如何规划设计科学合理的库房、原有库房如何升级提升都是大家面临和要解决的命题。对此,朱建华也在座谈会上建议出台有关政策法规、制定颁发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成立行业协会设备专委会和企业专委会、调整招投标政策法规、强化项目计划管理创新等方式方法,促进文化场馆良好建设、有序发展。

  在本次数字智能经济博览会的大背景下,该座谈会的召开在不断顺应时代需求的发展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地推进模块化、标准化、数字化的发展理念,助力行业数字化建设的推进。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